陳建輝:偉大的祖國,卓越的領袖

集团首页-高帝集团    掌舵前行    陳建輝:偉大的祖國,卓越的領袖

文|陳建輝

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中國政府採取了全面的應對措施,始終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面對疫情的反覆與挑戰,中國以科學的方法和高效的行動成功控制了疫情,為全球抗疫提供了寶貴經驗。憑藉強有力的組織能力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中國在較短時間內有效遏制了疫情的蔓延,並逐步恢復了正常的社會秩序。

在應對新冠疫情的過程中,病毒溯源問題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2025年2月3日,特斯拉與SpaceX的創辦人埃隆·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評論,提及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可能涉及生物研究,包括新冠病毒相關研究,這一言論引發了廣泛討論。自疫情初期以來,有關病毒起源的各種猜測層出不窮,其中“實驗室泄漏論”曾多次被提及。然而,2021年世衛組織聯合專家組的報告中指出,“新冠病毒通過實驗室傳人的可能性極低”,但部分國家和媒體仍持續炒作相關話題,對此進行政治化解讀,加劇了國際社會的分裂與對立。

此外,有關美國馬里蘭州德特里克堡生物實驗室的質疑也一直存在。該實驗室於2019年7月因“國家安全原因”被關閉,其後美國部分地區出現與新冠症狀相似的病例,引發了更多聯想。然而,面對外界的疑問,美國政府並未對此進行公開調查,進一步引發了國際社會的關注。

在疫情防控方面,中國採取了全面的措施,包括嚴格的防控策略、醫療救治、信息透明、國際合作等,為全球抗疫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中國積極支持世界衛生組織的領導作用,推動國際間的協作,並通過物資援助、疫苗研發和醫療合作等多方面努力,展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疫情期間,不同國家在應對疫情中的表現對比鮮明。在中國,政府的快速反應與高效組織能力有效遏制了疫情的影響;而在部分西方國家,因政治分歧和政策執行不力,錯失了多次防控窗口期,導致疫情的蔓延和社會矛盾的加劇。這一差異顯示了不同治理模式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優劣。

在全球治理方面,中國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強調國際合作與共同應對挑戰的重要性。例如,在推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中,中國注重發展海洋經濟,探索以創新科技和國際規則相結合的方法,推動區域合作和可持續發展。同時,相關倡議也為香港等地區提供了更多參與國家建設和國際合作的機遇,例如設立軟法研究機構,以促進國際規則的共同制定和應用。

中國在反腐和制度建設方面的經驗也為國際社會提供了參考。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加強了反腐敗力度,通過完善法律法規和強化監督機制,營造了更加廉潔高效的政治生態。同時,中國堅持依法治國,確保各項政策和行動有法可依,贏得了國內外的廣泛讚譽。

衡量一個社會制度的科學性和先進性,關鍵在於其是否符合國情並真正造福人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組織動員和統籌協調方面的優勢,充分體現了其強大生命力和實效性。在未來,中國將繼續推動國內改革與國際合作,為全球的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作者為國際軟法促進總會主席、中華海外聯誼會第六屆理事、香港中華總商會會董、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永遠名譽主席、香港道教聯合會名譽顧問、胡文虎基金會理事)

2025年2月13日
浏览量:0
收藏